YB Wong Hon Wai, ADUN Air Itam, worked with Sin Chew Jit Poh to sponsor the newspaper in classroom programme to 6 schools in the constituency of Air Itam
從小閱讀能知天下事‧黃漢偉贊助6華小《星洲》
活動
星洲媒體活動
2011-06-18 15:09
學生高舉手中的星洲日報,開心和嘉賓合照。(圖:星洲日報)
1 of 5
(檳城)學海無涯,要培育下一代養成閱讀的好習慣,就應該從他們小時候開始,讓他們有不同管道接觸知識,從而瞭解閱讀並非苦事。
因此,黃漢偉行政議員贊助亞依淡州選區內的6所華文小學閱讀星洲日報,讓學生可以學習課本以外的知識,並瞭解社會、國家和世界發生的大小事。
星洲日報2011年《學生閱報計劃》黃漢偉行政議員贊助推介禮昨日(6月17日)在中華小學禮堂舉行,希望學生透過閱讀星洲日報,可以讓學生接觸課外讀物,瞭解社會、國家和世界發生的大事,讓“學生不出門,能知天下事”。
贊助174天
日贈6華小5份《星洲》
黃漢偉贊助亞依淡區內6所華小,即中華小學A校、中華小學B校、公民總校、公民第一分校小學和僑每間學獲贈5份星洲日報,讓學生傳閱。
黃漢偉是從今年2月14日開始,為每所學校贊助17天的星洲日報,直到今年度學期結束,即11月18日;讓學生可以透過報紙學習到課本上沒有的事務,增長知識。
有見解,看得更遠!
求學階段須多吸收新知
黃漢偉在致詞時說,報紙在學生學習的道路上扮演重要的角色,報紙把社會、國際和世界各重要事件變成文字,濃縮在數十頁的報紙,讓讀者可以在短時間內瞭解世界和分析未來趨勢。
“課本是一、二年前所編訂的知識,但報紙則是第一時間告訴讀者最新的消息,是對外吸收新知識的管道。”
他說,在面對問題時,除了可以詢問其他人的意見,也不妨可以多閱讀不同種類的書籍,尤其是名人的傳記,從中學習名人在面對問題時的態度和處理方式,籍此增進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。
可達到更好未來
他呼吁學生要善於利用求學階段吸收不同的知識,增加各方面的知識後,就猶如站在巨人的肩膀上,對事情更有見解,也可以看得更遠。
他回憶小時候的鄰居是派報員,每天早上六時左右在鄰居領取當日的報紙後,當其他人還在睡夢中時,他已經成為第一個獲得當日報紙的訂戶,也因此讓他養成閱讀報紙的習慣。
他認為,若可以從小培養閱讀的習慣,就可以達到更好的未來。
陳榮端:不能僅上網玩遊戲
中華小學A校家協主席陳榮端認為,學生不能僅上網玩遊戲,現代的學生多沉迷在網絡和電子遊戲中,但學生應該從小培養閱報的習慣,所謂“秀才不出門,能知天下事”。
她呼吁學生認真閱報,相信從中可以獲益不淺。
賀世敏:在各州積極推行計劃
《星洲》提昇學生閱報興趣
星洲日報檳吉玻業務開發主任賀世敏表示,星洲日報在全國各州積極推行學生閱報計劃,主要是提昇學生對閱讀報章的興趣,確保學生從小瞭解並掌握時事,更通過報章的資訊及知識,開拓未來的視野。
“不要說現在我們只要念好書,將來成功了發達了才來關心社會,造福人群這種言論;我們很遺憾的現實中這種例子是少之又少,畢竟關心社會的精神,是需要從小開始培養,並不容易在一朝一夕即可養成。”
他認為,培養新一代的學生養成閱報的習慣是刻不容緩,因為報紙提供了學生瞭解周遭事物的空間和學習機會,同時也可以瞭解社會中黑暗不幸和光明的一面。
出席者包括中華小學A校校長周保杉、中華小學B校校長廖育麟、副校長陳果亮、董事會副總務劉華山、家協主席李斯傑、公民總校校長姚彬尹、公民第一分校校長楊素華、家協主席郭狄歷、新江小學校長黃亞發、僑南小學校長林彩麗、星洲日報學生閱報計劃檳吉玻區策劃陳亮財。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